首页 >> 石风车子

无土化立体种植新农业地利天时伞形洋槐

海亮农业网 2022-06-28 08:18:02

无土化立体种植新农业地利天时

原题:无土化立体种植走入宁波江北田间地头——

植物实验室,玩转新农业

上图墙体蔬菜。下图蔬菜柱,可用来装饰。

层层叠叠种蔬菜。

庞利民种的白玉苦瓜。 本栏目均为沈国峰摄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这两天,宁波江北三勤村一片千把平方米的空地上,种植大户赵波张罗着建一个崭新的蔬菜大棚。这可不是用普通塑料薄膜覆盖搭起来的大棚,而是全玻璃钢架结构的“真家伙”,就像造房子一样。它的样板就是宁波大龙设施农业工程示范中心的科研成果——“植物实验室”。

去年,“大龙设施”在三勤村试点建起占地10亩的玻璃大棚,专门研究农业和农作物的新玩法,比如,怎么给蔬菜摆造型、卖“颜值”;如何把1亩地当5亩地来种,亩产翻5倍;1个人怎样管理起10亩农田,轻轻松松种地等等。今年研究初成,急着寻觅市场。

稀奇古怪的“好玩”农业挠动了全村种植户的“痒痒”,赵波成了第一个勇敢的尝鲜者,这也让实验室成果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

绿色植株盆中栽

“植物实验室”就隐身在一片农田间,全透明的玻璃房,一层楼高,方方正正,远看还以为是一个工厂。

进了实验室,地上铺着厚厚的薄膜式“地毯”,农田像家里一样干干净净,眼前,所有的农作物都不着地,悬在一个个造型各异的“空中花盆”里,绿油油的植株漂浮半空,感觉进了未来世界。

“好美,都可以当家居摆设了!”有人脱口而出。一旁,宁波大龙设施农业工程示范中心负责人庞利民笑着说,他们的蔬菜第一种卖法就是卖“颜值”。

庞利民指着一个个螺旋式的架子说,这是专门为家居阳台设计的蔬菜架,一排有五六个盆,上下共3排,两米多高,上面植株密密麻麻,活脱脱一个绿色的柱子。

“普通居民自家阳台上腾出几平方米就够了,我们提供架子,蔬菜苗和种植的营养液,一整套看面积大小,约几元到几千元不等。”庞利民说,架子上面可以种上不同的蔬菜,非常好看,而且还能满足居民一年的日常所吃的叶菜供给。

美丽蔬菜还被用来当摆设。

实验室内,一排种在架子上的小青瓜瓜藤,整齐地攀爬在垂挂下来的绳子上,这是为家里的窗边“量身打造”的,甚至还能摆在书桌上。一个垂直排列的架子是用来挂在墙壁上,让人想起老房子外墙的爬墙虎。径直往里走,不一会,就看见一个被各种叶菜包裹起来的庞然大物,约两米的高度,头顶尖尖。庞利民在一片绿色里摸索一番,一面绿墙被推开了,原来是一个精致的小屋。

“这是我们培植的墙体蔬菜,用来装扮墙面。”墙体蔬菜是种植在平铺墙面上的一个个容器里的,容器装着营养液,而每个容器间有管道相连,只需要通过管道往里增加溶液,就能养活植株,足以在城市里打造“森林小屋”。

“未来,我们的蔬菜就以各种好看的样子,进入千家万户,蔬菜不再仅仅是蔬菜。”庞利民说道。

无土栽培零农药

在生菜种植区,几位采摘工人忙着收割生菜,而这已经是今年他们收获的第8季蔬菜了。

“种在普通的土地上,蔬菜一年只能收获三四季,而我们可以收到十季左右。”庞利民说,蔬菜高产,卖的其实是技术。这里全都是无土栽培,科技含量很高。

几年前,庞利民带着一支20多人的技术团队开始研发高效农业,他们把目光瞄准了种植需要的营养液和介质,团队成员中有学农学的,更多的是学信息技术、设备制造的。“我们多次试验,找到了最营养和易成活的配方,现在各种蔬菜都是在介质和营养液里种出来的,再加上恒温控制,就能缩短生长期,多产出。”

水培蔬菜技术或许不稀奇,可是在这儿,黄瓜、西红柿等较大的瓜果也能实现无土栽培。

只见,一排排半米高的钢架子上,埋进了四四方方只有巴掌大的小花盆,盆里的棕色固体物质,就是介质了。“我们的介质不是普通的泥土,是用椰壳等有机材料加配营养剂调配而成,营养成分很高,一般种植瓜类需要一大片泥土,而我们只需要小小一捧介质,适时浇水和营养液补充,就能种出甜美瓜果来。”庞利民说道。

在“植物实验室”里,农作物都是层层叠叠种植的,这增加了土地的利用率,一亩田相当于可以种出5亩农田的作物。

“现在处于初试成功阶段。蔬菜特别水嫩,又没有用农药,还是挺抢手的。像生菜,卖30元一斤,比普通生菜贵10倍,可私家厨房这样的高端客户都订满了。”庞利民算了下,这10亩地,一年下来,能生产5万公斤的各类蔬菜,销售额在300万元左右。

一人可种10亩地

穿行在一排排蔬菜中的庞利民,和人们印象中的农民很不一样,更像是做it的。他斯斯文文,人挺精瘦,戴一副黑框眼镜,说话语调不高。

“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做农业,觉得又苦又累。我就想开发出一种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植方法。”庞利民说出了创建“植物实验室”的初衷。

“我是学建筑工程的。毕业后,偶然接触到设施农业,觉得挺有意思。当时,就有个朦胧的想法,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来生产农作物。慢慢摸索,做了十多年。我的心愿就是,种田不用像过去那么辛苦,不用看天吃饭,不用日晒雨淋不用满身泥。”庞利民说,慢慢地,这个“植物实验室”便有了雏形。

记者随庞利民来到了一旁的智能化控制中心。只见他点击笔记本电脑上的一个软件,一张涵盖有温度、湿度、光照、风向等各项气象情况的数据图表展现在大家眼前。

“整个大棚里装有20多个传感器,这套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可以24小时监测、记录温室里的数据变化情况,并通过自动开窗、灌溉等手段对温度、湿度进行调节,使得作物能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他说,这样一来,只要会简单的电脑操作,没有农业基础的人也可以做农民。比如,生菜什么时候需要浇水,要浇多少,怎么配有机的营养液,在传统的种植中,都挺有难度的。现在,就简单了,输入代码“01”,按下回车键就够了。因为,系统会自动把水和这一生长周期需要的营养液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每株生菜上去,多余的水又会自动回收、处理。

“以后,人工越来越值钱,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人也会越来越少。我相信,‘植物实验室’的模式,会有市场的。这10亩地,平时只需要一个人打理就够了,采摘的时候,再找几个临时工。”庞利民说道。当然,投入也不低。一次性设备投入要1000万元,运行成本每年要10多万元。

“前几天,比利时的农业专家来这里看了也啧啧称奇,觉得很有特色,希望能一起合作。”初试成功后,庞利民更想把“植物实验室”模式向普通种植户“复制”,于是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历史性的跨越。

>>>三农科技,更多致富经等你来取

http://>

>>>科技专题,揭开传统农业经验背后的科学奥秘

http://>

>>>农事评论,最富创意的三农专业意见

http://>

单臂弹簧拉压测试机

使用疲劳试验机要如何检查是否漏油

你知道静刚度试验机的功能特点吗

抗拉强度试验机

金属波纹管动静刚度试验装置CCT试样的拉-拉试验夹具厂家

60t伺服万能材料试验机

友情链接